如果在两次淬火之间进行退火,情况就不同了。如果在淬火过程中没有进行中间退火(或工序退火)而重复淬火,变形会增加。如果多次重复淬火,变形会不断累积,形成球形,最终导致开裂。因此,淬火的重复次数以两次为限。但是,如果实施中间退火,虽然不是无限次,但重复多次一般也是可以接受的。由于重复次数越多,淬火越容易,因此需要更加注意淬火裂纹和变形。
如果高速钢和其他材料未经退火就反复淬火,晶粒会变得粗大而脆弱,横截面上会出现鱼鳞状轮廓,即鱼鳞状剥落(鱼鳞)。这种横截面还会出现大理石花纹,也称为大理石断口。虽然鱼鳞状剥落的高速钢硬度变化不大,但一般会变脆,因此有必要避免这种缺陷。
反复淬火说明淬火技术不成熟,建议多磨几次,确保一次淬火成功。
一般来说,反复回火工艺大致遵循以下步骤:
(1) 首先,将待处理钢件加热至奥氏体化温度。
(2) 在 200°C 或稍高温度的热浴中淬火,并保持恒温,直至整个工件达到均匀的温度状态。
(3) 立即将其转移到一个更热的浴槽中,对等温转变过程中形成的贝氏体进行回火。这种沃氏体回火和再回火工艺的最大特点在于使用温度相对较低的热浴进行等温转变,从而加快了冷却速度。因此,即使是较大的钢制工件也可以进行沃氏回火。此外,由于产生的微观结构是回火贝氏体,因此机械性能更优越。
回火时必须注意回火温度,并采用阶梯式重复回火工艺,以达到所需的硬度。